科技应用与实践中心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研应用 | 实训中心 | 政策法规 | 资料下载 | 科研诚信 
站内搜索:
 今天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科技动态>>正文
漳城院科特派:下沉一线,科技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2025-01-09 09:00     (点击: )

福建是科技特派员(简称科特派)制度的诞生地。199811月底,为破解三农难题,福建省南平市选派农技人员直接下乡,成为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发端。如今,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数十万科技特派员活跃在一线,把科技致富的种子播撒在乡村沃野、生产车间等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多年以来,漳州城市职业学院不断推动科技特派员制度走深走实,强化政策和服务保障,积极选派科特派下沉一线开展科技服务,实现了从2014年的个位数科特派在园林、食品行业单兵作战服务,到如今省级科技特派员个人5人、团队2个和市级科技特派员个人33人、团队9个、法人1个,深入一二三产业全覆盖组团联动服务的转变。漳城院持续引导科特派服务三农、服务基层、服务企业,为乡村振兴赋能,为产业转型升级助力。

科技赋能,助农增收

科特派制度兴起于农业。面向现代农业和农村发展需求,漳城院充分发挥优势,选派一批不同专业领域科特派,高位嫁接数字、电商等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优势特色产业,将科技服务融入生产、销售各环节,促进农副产品增产增值,拓宽销路,让农民钱袋子鼓起来。

能让我的知识在这里发光,就是我来闽宁镇的全部价值。”2020年,时任生态景观学院院长的林晓红教授受漳州市科技局委派,以援宁技术干部的身份走进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联合致富带头人和龙头企业示范推广新技术新方法,开辟试验田,带领当地村民改良土壤、种植羊肚菌等新品种,引导当地发展绿色农业,探索乡村可持续发展路径。

漳城院奏响“闽宁合作”进行曲的同时,还不忘谱写“山海合作”之歌。鲍鱼繁育养殖是东山县陈城镇澳角村主要产业之一,该产业对水质、水体营养和养殖环境要求较高,养殖户通常按照传统的养殖经验开展生产,缺乏科学有效的监测。针对这一问题,市级科技特派员、数字智能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林国泰带领数字智能学院服务团队深入该村,积极推进水体数据监测、水循环物联管控等智慧养殖技术的定制开发和推广应用,同时,选择养殖大户作为试点,开展智能水泵技术方案的应用测试,成熟后将以点带面进行普及,形成初步的智慧养殖技术方案和智能水泵技术改进方案,降低鲍鱼养殖的人工巡检成本。

“酒香也怕无人问”,为提升云霄县下河乡世坂村、上窖村、新坡村的农特产品知名度,拓宽产品销量,由商学院副院长林惠玲教授与谢惠茹、吴雅瑜两位老师组成的市级科技特派员团队与漳州信息产业集团数商兴农乡村振兴团队携手,整合师资、平台资源,开展电商兴农科技服务。团队甄选出世坂村的毛豆、上窖村和新坡村的青枣,并陆续拍摄宣传短视频,在“杨会长有点会”“乡村董事会”视频号上宣传推广。上线短短一周,3个视频播放量近7万。同时,团队还教授农户短视频录制与直播技术的应用,打通了农户与市场直接沟通的桥梁。

教育赋能,树立新风

乡村振兴需要破除农村地区社会文化滞后等问题,而教育是提升农村居民素质和社会文化水平的重要手段。漳城院是具有师范传承的百廿老校,文化底蕴深厚,社会资源丰富,在引导科特派探索教育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上大有可为。

市级科技特派员、教师教育学院林孟龙老师联合社会爱心人士共同筹建位于浦南镇溪园村的北溪书院。书院已面向该村儿童开展56期、168节公益课程,内容包含音乐、美术、体育、国学、阅读、书法等,受益人数达7500人次。北溪书院还结合传统节日开展爱国主义宣传教育,极大地提高了乡村儿童综合素质和品德修养,带动了溪园村居民整体素质的提升。

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不仅体现在提升农村居民文化水平上,还体现在训练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技能上。如,市级科技特派员、学前教育学院杨淑英老师向芗城区浦南镇金沙村部分赋闲在家的无业村民开展保育员培训,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她说:一定要让村民从中受益,他们才会觉得我们的服务有用,才会积极参与。

文创赋能,激活文旅

文化科技融合创新是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的关键所在。漳城院作为漳州市高校服务文旅经济联盟牵头单位,在选派科特派发挥文创专业优势,服务漳州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上一马当先。

漳州多数乡村地区拥有独特的传统文化、民俗和技艺,这些丰富的文旅资源,是推动乡村建设和文旅经济发展的活力源泉。乡村要发展文旅经济,首当其冲就是要提升环境卫生水平。市级科技特派员、文创学院林继明老师将乡村海绵城市理念与自身丰富的艺术设计经验相结合,为古雷开发区沙西镇北旗村做好村庄整治提升规划设计,协助村干部开展环境整治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扮靓乡村颜值,并就地取材,将当地海蛎壳运用到墙面装饰上,打造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为村庄整合古村落人文景观、海景滩涂、农特产品等资源,打造文化旅游村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今,漳城院科特派的脚步已经遍布漳州市15个县区。他们跋山涉水、发挥所长,深入基层和企业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创新创业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把创新的动能扩散到田间地头和工厂车间,在全方位推进漳州高质量发展中展现科技特派员作为、体现科技特派员担当。

 

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漳州城市职业学院科研与实训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福建省漳州市西洋坪路27号 邮政编码:363000